产业发展能力是什么
3月13日,江苏省统计局发布了《江苏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以下简称“五经㊣普公报”),指出此次“摸家底”的经济普查㊣取得重大㊣成果和显著成效。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五经普公报显示,2023年末,全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90.7万个,与2018年末相比,增长41.5%。
据了解,本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23年度,普查对象是江苏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2024年1月1日至4月30日,全省13.8万名基层普查人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对江苏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抽取的个体经营户,以及选中的投入产出调查单位逐一完成普查登记,根据普查对象的不同类别,相应采集其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能源生产与消费□□□□、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活动□□□、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情况□□、数字经济活动□□、投入产出情况等有关数据。
这次普查全面调查了江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了各类单位基本情况,掌握了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客观反映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发展能力是什么□□、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新进展,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提供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撑。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末,全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90.7万个,比2018年末增加85.3万个,增长41.5%;产业活动单位1313.4万个,增加90.5万个,增长40.6%;个体经营户655.0万个,增加✅201.2万个,增长44.3%。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按照从业人员来看,202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881.6万人,比2018年末减少47.6万人,下降1.2%。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930.6万人,增加343.3万人,增长21.6%。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在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
202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259087.9亿元,比2018年㊣末增加485396.1亿元,增长62.7%。2023年,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467721.5亿元,比2018年增加136771.7亿元,增长41.3%。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238735.3亿元,增加55389.1亿元,增长30.2%;第三产业营业收入228986.2亿元,增加81382.6亿元统计调查普查,增长55.1%。